入门须知_佛教的法器是什么?佛教法器简介
笔趣阁 > 佛教的法器是什么?佛教法器简介 > 入门须知
字体:      护眼 关灯

入门须知

  
  戒,是指防止身、口、意三业犯有过失的禁制,是佛教徒必须遵守的,所以,佛教徒出家都要受戒。佛教的戒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之分。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出家和在家弟子都必须遵守受的。十戒是在五戒之外加上不涂饰香鬘、不视听歌舞、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浴佛节这一天,信徒从四面八方涌进寺院,先进行诵经法会,然后鱼贯来到太子佛前浴佛。所谓太子佛,是佛陀初生时的形象,为童子,站立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有的太子佛像全身赤裸,有的则以小布围腹。浴佛后,常有放生仪式,放生物多为鸟、鱼,还有乌龟,据说这些动物很有灵性,有知恩报恩的传统。

  
  三论宗依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等三部著书立说。此宗的学统在印度的初祖是龙树,在中国则是鸠摩罗什——僧肇——僧朗——僧诠——法朗——吉藏。此宗印度初祖龙树是释迦牟尼灭后第一个重要的大乘佛教学者。其《中论》《十二门论》等,发挥缘起性空的学说,为大乘佛学建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龙树将其学说传给弟子提婆,提婆深得其要领,辩才无碍,著有《百论》等,大大发扬了龙树学

  
  佛教中有“三世佛”的说法,“世”指时间的意思,三世就是指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常说的横三世佛即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燃灯佛是过去世释迦菩萨(释迦牟尼成佛前称菩萨)授记的佛陀。因出生时周围一片光亮而得名,燃灯还喻传续佛法,照亮无明黑夜。

  
  舍利弗是佛陀的首座弟子,因持戒多闻,敏捷智慧,善讲佛法,故有“智慧第一”的美誉。他出身婆罗门贵族,父亲是印度著名论师,母亲怀他时就如有神异智慧,所以舍利弗从小就有惊人才智,善于辩论。他最开始师从外道(佛教对当时印度其他信仰派别的称呼)出家,后来听闻“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佛教缘起论,就与好友目犍连率众皈依了佛陀。舍利弗比佛陀还年长,他曾做过佛陀的侍从长达20年,被佛赞为“众生的生母”,也是凝聚僧团的重要

  
  具足戒,意即具备充足之戒。此戒为出家之比丘、比丘尼受持的戒规,戒品具足,不似沙弥所受十戒等不具足,所以也叫作大戒。受具足戒之后,就可以取得僧尼的正式资格,成为僧伽组织的正式成员。具足戒比丘要受持二百五十条戒,而比丘尼要受持三百四十八条戒。比丘戒的要求很严格,不允许破戒,否则重的逐出教门,轻的予以惩罚,除非遇到特殊情况,如生病等,否则不允许破例开戒。

  
  五戒、十善是佛教最基本的戒律和修行内容。五戒,是对在家信徒提出受持的五种规范,也称为“优婆塞五戒”、“优婆塞戒”。十善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建立的,将身、口、意三业分为十种。五戒的内容分别是:(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饮酒。

  
  念佛是大乘佛教的一种修行法门。小乘虽然也有念佛的形式,但只是一种通常意义上的对释迦尼佛的思念,与大乘佛教念佛迥然不同。大乘佛教认为,三世十方,有诸佛所居的无量净土。如果众生一心念佛,可以除去无数世积累的生死罪业,生时可以见到诸佛的相好功德,死后可以转生到极乐世界庄严佛

  
  玄奘(600一664)是中国法相宗的开山祖师。玄奘对中国佛教有多重贡献,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重要地位。隋唐时期佛教诸宗初备,呈现立宗的趋势,但是各宗学说莫衷一是甚至相互矛盾,玄奘想解决这些分歧,于是西行求法,希望在印度能找到统一国内诸家异说的经典。玄奘带回并翻译大量经典,倡导法相唯识理论,并创立了法相

  
  据说,婆罗奈城的长者俱梨迦有个儿子耶舍,因厌倦奢侈豪华的生活,深夜逃到鹿野苑,成为佛陀的弟子。这时俱梨迦寻找儿子到佛陀处,佛陀向他讲了佛理:富贵并不可靠,人生最宝贵的是觉悟。俱梨迦受启示后也想出家,但又恐家业无人管理。佛陀教导说,信仰佛法不必一定出家。于是便收他为第一个在家的佛弟子,称为优婆塞,即居家修道的居士。佛陀又对耶舍的母亲宣讲了佛法,收她为第一个优婆夷,汉译“女居士”。

  
  佛教徒中有四部弟子,按《法华经》序品,分别可称作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即四部众或四众,分成两拨就是出家的男女二众和在家的男女二众。其中,出家的男众就是比丘,出家的女众就是比丘尼;在家的男众就是优婆塞,在家的女众就是优婆夷。

  
  六道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其中人道和天道为善道,这两道的众生造作善业多于恶业,乐多苦少。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属于三恶道,这三道中的众生所造恶业多于善业,苦多乐少。什么是受戒,佛教徒为什么要受戒,要受几种戒?
  戒,是指防止身、口、意三业犯有过失的禁制,是佛教徒必须遵守的,所以,佛教徒出家都要受戒。佛教的戒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之分。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出家和在家弟子都必须遵守受的。十戒是在五戒之外加上不涂饰香鬘、不视听歌舞、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浴佛节是哪一天?浴佛节的由来
  浴佛节这一天,信徒从四面八方涌进寺院,先进行诵经法会,然后鱼贯来到太子佛前浴佛。所谓太子佛,是佛陀初生时的形象,为童子,站立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有的太子佛像全身赤裸,有的则以小布围腹。浴佛后,常有放生仪式,放生物多为鸟、鱼,还有乌龟,据说这些动物很有灵性,有知恩报恩的传统。

  三论宗以哪三部论立宗?
  三论宗依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等三部著书立说。此宗的学统在印度的初祖是龙树,在中国则是鸠摩罗什——僧肇——僧朗——僧诠——法朗——吉藏。此宗印度初祖龙树是释迦牟尼灭后第一个重要的大乘佛教学者。其《中论》《十二门论》等,发挥缘起性空的学说,为大乘佛学建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龙树将其学说传给弟子提婆,提婆深得其要领,辩才无碍,著有《百论》等,大大发扬了龙树学

  佛教的横三世佛指的是哪三个佛?
  佛教中有“三世佛”的说法,“世”指时间的意思,三世就是指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常说的横三世佛即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燃灯佛是过去世释迦菩萨(释迦牟尼成佛前称菩萨)授记的佛陀。因出生时周围一片光亮而得名,燃灯还喻传续佛法,照亮无明黑夜。

  舍利弗是谁?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简介
  舍利弗是佛陀的首座弟子,因持戒多闻,敏捷智慧,善讲佛法,故有“智慧第一”的美誉。他出身婆罗门贵族,父亲是印度著名论师,母亲怀他时就如有神异智慧,所以舍利弗从小就有惊人才智,善于辩论。他最开始师从外道(佛教对当时印度其他信仰派别的称呼)出家,后来听闻“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佛教缘起论,就与好友目犍连率众皈依了佛陀。舍利弗比佛陀还年长,他曾做过佛陀的侍从长达20年,被佛赞为“众生的生母”,也是凝聚僧团的重要

  佛教的具足戒是什么戒?
  具足戒,意即具备充足之戒。此戒为出家之比丘、比丘尼受持的戒规,戒品具足,不似沙弥所受十戒等不具足,所以也叫作大戒。受具足戒之后,就可以取得僧尼的正式资格,成为僧伽组织的正式成员。具足戒比丘要受持二百五十条戒,而比丘尼要受持三百四十八条戒。比丘戒的要求很严格,不允许破戒,否则重的逐出教门,轻的予以惩罚,除非遇到特殊情况,如生病等,否则不允许破例开戒。

  五戒十善指的是什么意思?五戒、十善的内容
  五戒、十善是佛教最基本的戒律和修行内容。五戒,是对在家信徒提出受持的五种规范,也称为“优婆塞五戒”、“优婆塞戒”。十善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建立的,将身、口、意三业分为十种。五戒的内容分别是:(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饮酒。

  念佛是什么法门,有哪几种念法?
  念佛是大乘佛教的一种修行法门。小乘虽然也有念佛的形式,但只是一种通常意义上的对释迦尼佛的思念,与大乘佛教念佛迥然不同。大乘佛教认为,三世十方,有诸佛所居的无量净土。如果众生一心念佛,可以除去无数世积累的生死罪业,生时可以见到诸佛的相好功德,死后可以转生到极乐世界庄严佛

  法相宗是谁创立的?法相宗创始人玄奘
  玄奘(600一664)是中国法相宗的开山祖师。玄奘对中国佛教有多重贡献,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重要地位。隋唐时期佛教诸宗初备,呈现立宗的趋势,但是各宗学说莫衷一是甚至相互矛盾,玄奘想解决这些分歧,于是西行求法,希望在印度能找到统一国内诸家异说的经典。玄奘带回并翻译大量经典,倡导法相唯识理论,并创立了法相

  最早的居士是谁?
  据说,婆罗奈城的长者俱梨迦有个儿子耶舍,因厌倦奢侈豪华的生活,深夜逃到鹿野苑,成为佛陀的弟子。这时俱梨迦寻找儿子到佛陀处,佛陀向他讲了佛理:富贵并不可靠,人生最宝贵的是觉悟。俱梨迦受启示后也想出家,但又恐家业无人管理。佛陀教导说,信仰佛法不必一定出家。于是便收他为第一个在家的佛弟子,称为优婆塞,即居家修道的居士。佛陀又对耶舍的母亲宣讲了佛法,收她为第一个优婆夷,汉译“女居士”。
  学佛究竟应该怎样学,这是咱们最常听到的问题。礼佛不必立于中心,唯须虔敬礼拜即可。当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只要众生起心动念,佛无一不知,是故只要出于至诚心、恭顺心,什么位置皆是好地方。

  
  今天我们来说说菩萨是如何修持而得到大富有果报的。在《佛说须摩提菩萨经》中,佛陀曾经说过:菩萨有四种方法,可以得到大富有的果报。那是哪四种方法呢?第一是布施以时。什么叫布施以时呢?这是需要有大智慧的。在一般世间人看来“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而在佛法中,要布施以时就更不容易了。

  
  今天是为韦陀菩萨圣诞,我们就来谈谈,什么是护法?护法有何功德?想要护持佛法又应该如何发愿呢?首先来说说什么是护法。《大般涅槃经》中说:护法,是指爱乐正法,常常乐于向众生宣说佛法,并且坚持读诵书写佛教经典,思惟佛经义理,并且弘扬佛经,流布世间。

  
  我们知道,佛的一颦一笑,都有其各自的因缘,那能令诸佛微笑的因缘又有哪些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在《佛说如来独证自誓三昧经》中曾经提及:诸佛微笑有三种因缘:第一种因缘是,佛见到有菩萨发大誓愿,担起弘法利生的重任,愿为世间众生作为觉悟的桥梁,精进修行六度而不舍一切,修行佛道的心坚固不退时,佛陀就会为之授记。不但一位佛为其授记,而且十方诸佛也会为之授记。

  
  转眼,农历六月十九观音菩萨成道日又快到了。虽然大家对菩萨的圣号已经耳熟能详了,但是观音菩萨的威神之力有多大,你知道吗?在《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中,曾经这样说道:“世尊告言:‘善男子是观自在菩萨,救度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恒无间息,具大威力过于如来。’”

  
  今天是农历六月十九,观音菩萨成道日。有人表示对观音菩萨的两个圣号表示分不清,那我们就借今天这个吉日,一起来分享一下观音菩萨这两个圣号的由来吧。据《法华经》中记载:当无尽意菩萨向世尊请教观世音菩萨得名的因缘时,世尊对无尽意菩萨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今天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虽然他和观世音菩萨同为阿弥陀佛的胁侍,但是相对观世音菩萨而言,似乎知道这位大菩萨的人会少一些。就乘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位大菩萨的一些事情吧。一、大势至菩萨的威神之力《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得大势至菩萨言:“若菩萨足投地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宫殿,故名菩萨。”

  
  我们先来说说六亲眷属的含义。所谓的六亲,是指父、母、兄、弟、妻、子等六种亲属。在《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七上)中说道:“六亲眷属,所资有无,不能忧念。”而在律典之中,又有父六亲和母六亲的说法。《三藏法数》中曾引律典说道:父六亲,顾名思义就是指父族的亲属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佛陀涅槃已经二千多年了,生在末法时代的众生无缘亲自瞻礼佛陀的金容相好。所谓“相好”,是指佛陀的金容,可以一目了然的微妙形状,叫做相;不易觉察而一见能使人生起爱乐之心的,叫做好。根据经典记载,佛陀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十二相分别是:

  
  “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说明成佛必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三大阿僧祇劫”到底有多久呢?在佛教的计时单位中,“刹那”是表示极短的时间,“劫”是表示极长的时间。劫又分为小劫、中劫、大劫三种。二十个小劫为一个中劫,四个中劫为一个大劫,一个大劫正好是世界经过了一次的成、住、坏、空。因此,当世界历经三次成、住、坏、空,也就是经过三度大劫的时间,就是三大阿僧祇劫。

  
  行善生天堂,作恶堕地狱,地狱思想对中国民间信仰的影响,由来深远且巨。佛教亦有天堂、地狱之说。佛教认为地狱有十八种,称为十八地狱,分别是:八寒地狱、八热地狱、孤独地狱、近边地狱十八个极苦的地方。地狱是三恶道中受苦最甚的一道,众生因业力牵引而堕入地狱受苦,诸佛菩萨则因愿力悲心而示现地狱度脱众生。譬如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悲愿,使地藏菩萨能够游化地狱,救拔倒悬。

  
  所谓“六师外道”,是指佛陀时代中印度势力较大的六种外道,为当时反对婆罗门思想的自由思想家,分别是:一、珊阇耶毗罗胝子;二、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三、末伽梨拘舍梨;四、富兰那迦叶;五、迦罗鸠驮迦旃延;六、尼干陀若提子。以上六种外道,因妄执法之一、异,世间之常、无常,因果之有、无,苦之自作、他作等,思想有了偏差,因此在修行上产生极端苦修的苦行派与极端纵欲的顺世派,与佛教离于苦乐两边的中道修行有违。因此,佛教斥之为外道,也就是真理以外的邪法之义。
  观音菩萨的六字真言,又叫六字大明神咒——唵嘛呢叭咪吽。此神咒为观音菩萨的心咒,具有多重且深广的意义与功德,普为一般佛教徒所诵持。一说唵嘛呢叭咪吽就是“皈依莲华上之摩尼珠”的意思,为西藏佛教徒向莲华手菩萨祈求未来往生极乐时所唱的咒语。

  
  所谓“五种不翻”,就是在五种情形之下不予意译,而保留其原音,称为五种不翻。一、多含不翻;二、秘密不翻;三、尊贵不翻;四、顺古不翻;五、此方无不翻。以上五种不翻的惯例,一直为后世的译经家所法式。

  
  《金刚经》说,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其福德不如受持一句四句偈,并为他人解说。三千大千世界就是宇宙。佛教的宇宙观主张,宇宙是由无数个小世界所构成,合一千个小世界称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中千世界(一百万个小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一大千世界(十亿万个小世界),合小千、中千、大千总称为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说,一大千世界因为是由小千、中千、大千等三个千数重迭而成,因此称“三千大千世界”,而非“三千”个“大千世界”之义。三千大千世界相当于一个银河系,此为一佛所教化的领域,

  
  “厌苦欣乐”是人的天性,凡人莫不希望今生能活得幸福快乐,死后生天,或者往生佛国净土,而害怕下堕地狱。但是“生天自有生天福,未必求仙便得仙”,同样的道理,下堕地狱一样有它的业因。入地狱的原因除了神通、愿力外,众生由于造作种种的罪业,其中尤以犯下五逆大罪者,死后必将堕入地狱,而且是最痛苦惨烈的“无间地狱”,因此又称为“五无间业”。

  
  “悉檀”为梵汉兼称,“悉”乃华语,普遍之义,“檀”乃梵语,布施之义,合译为“成就”。“四悉檀”就是佛陀用以成就、教化众生的四种法门,由于这四种法门是针对众生的根机与需要而设,因此能遍施一切众生,故称“四悉檀”。四悉檀实乃总摄三藏十二部经,并八万四千法门,因此唯佛陀能究竟具得,且遍应群机而无碍自在。由于佛陀能善用四悉檀,观机逗教,圆融无碍,故能成为宇宙间最伟大的教育家;而佛陀的教法,也因此成为人间一道永恒不灭的光明。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这首偈语深刻地描绘出末法时代众生感叹生不逢佛世的心境。“生不逢佛世”是学佛八难之一,所谓“生值佛世难”。佛世虽然难值,所幸佛陀入灭后,尚有教法流传后世,众生依旧有机会得闻佛法,一样可以依法修行。不过依照佛陀教法弘传的情形,又可分为正法、像法、末法三个时期,称为“三时佛法”。

  
  灵山会上,佛陀拈花,迦叶微笑,留下千古美谈,也开创了禅宗的法脉渊源。“灵山”指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的灵鹫山,佛陀一生在此广开法筵无数,如《妙法莲华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无量寿经》《法华三昧经》等,尤以宣说《妙法莲华经》时,百万人天与会,因此而有“灵山胜会”之说。

  
  业,是身体、语言、内心所发起的动作,有身业、口业、意业等的不同。第一、身业:从恶的方面说,用刀枪、毒药杀生,杖棍刀石伤害,用手段盗窃强夺,计谋吞没骗取,用财色勾引男女,违背人伦道德,凡是想把自己的幸福建在他人的痛苦上,都是犯了身业的恶行;从善的方面说,助人解决困难,放生使其欢喜,布施各项财务,给人种种便利,尊重人伦,不犯邪行等,凡是有利于人的行为,都是身业的善行。

  
  各种宗教都认为有天堂与地狱的存在,佛教也肯定天堂与地狱存在的事实。佛教对宇宙的看法,认为天堂有三界二十八天之分,所谓三界二十八天就是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一、欲界六天:包括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六欲天的天神和人间一样,有身体形相,并有物质生活的需求与精神生活的享乐,尚且耽溺于饮食男女的欲望之中,因此称为欲界。

  
  世间上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有益友和损友,结交益友,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结交损友,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因此交友不可不慎。《佛说孛经》说,朋友有四品,也就是有四种朋友:有友如花。如花的朋友就是:当你拥有权势富贵的时候,他把你捧得高高的,凡事奉承你、随顺你;一旦你失意潦倒,失去了利用的价值,他就背弃你,离开你。这种嫌贫爱富的朋友,他视你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捐之,富贵攀附,贫贱则弃。

  
  中国佛教史上,历代高僧辈出,他们的教化风范,不但名重当时,且为后世立下榜样。明朝末年,有四位德学兼备、行仪可风的高僧,世称明末四大师。憨山大师名德清,字澄印,号憨山,安徽全椒人,十二岁从金陵报恩寺永宁和尚诵习经教,十九岁出家受具足戒,并至栖霞山从法会和尚受禅法。同年,听无极明信和尚讲“华严玄谈”,至十玄门“海印森罗常住”处,恍然了悟法界圆融无碍之旨。翌年,于禅七中开示“审时念佛”公案,从此参究有得。

  
  佛教东传中国后,由于经典的翻译,激起佛学思想的研究风潮,促成各种学派的相继成立,开创出中国佛教蓬勃发展的新风貌。在中国佛教史上译经最多、影响最大的有四位译经家,分别是:鸠摩罗什、玄奘、真谛、义净。此外,根据密宗的说法,四大译师为鸠摩罗什、玄奘、真谛、不空,此说乃密宗对其付法六祖不空的尊崇。
  “南无阿弥陀佛”的圣号,是万德洪名,虽只六字,包含了无尽的意义。“南无”读“纳谟”的音,本是印度的梵语,中文是“皈依”的意思,南无阿弥陀佛,即归投依靠阿弥陀佛也。“阿弥陀佛”也是印度话,含有无量光明、无量寿命之义。无量光,即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量;光明无量,即不受空间的限制。无量寿,即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寿命无量,即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空间的限制,不受时间的限制,即是能超脱空间和时间,那是什么?那是宇宙的真理。所以,阿弥陀佛就是宇宙真理的体现。

  
  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云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这首偈语说明天外有天,但天界并非遥不可及,只要凡人努力行善作福,一样有机会生天做神仙。这里的“三十三天”并不是指天界有三十三层,天界实际上只有二十八层,分为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合称“三界二十八天”。“三十三天”就是欲界六天中的忉利天,天王叫释提桓因,又叫作帝释天,也就是民间通称的玉皇大帝、天公。

  
  福慧双修,意思为同时修持福德与智慧二种庄严法门。所谓福德门有哪些呢?如六度波罗蜜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利益他人的善业都为福德。智慧门指般若,为自我利益的真理、观念。据《成唯识论》卷九记载:菩萨所修诸胜行中,以慧为性者称为智,其余则称为福。菩萨为成就佛果,必须上求菩提(智业),下化众生(福业),因其所具备的福、智二行,为成佛的最胜实践,故称为二种胜行。

  
  佛陀成道时曾发出宣言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说明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在《大般涅槃经》中,更载明一阐提也具有佛性,纵然断善根,佛性仍常住不变,最后也能成佛。最早提出这个“阐提成佛”之说的是东晋时代的道生大师。道生是鸠摩罗什的门人,他研究法显与佛陀拔陀罗合译的六卷《大般泥洹经》后,提出“阐提成佛”之说,但因当时《大般涅槃经》还未传来东土,大家都认为阐提没有佛性,不能

  
  涅槃原为梵文,翻译成中文就是寂灭、灭度、无生的意思。《涅槃经》说:“灭诸烦恼,名为涅槃。”简单地说,涅槃就是经过修行而灭除了贪欲、嗔恨、愚痴、无明、邪见、是非等烦恼以后,所获得的一种不生不死、物我两忘、圆满光明、自由自在的世界,也就是四圣谛中的灭谛,是学佛最终的目标。

  
  在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中,有“经中之王”之称的《华严经》,共有六十卷(另有八十华严),而《大般若经》则有六百卷。其中《心经》虽只有二百六十字,却代表《大般若经》的全部精华所在。《心经》所阐述的是“缘起性空”的般若智慧,也就是教我们如何用“般若”观照诸法空性,进而认识自己。

  
  《摄大乘论讲记》说:“佛法不外乎转迷启悟,转染成净的行践。转迷启悟与转染成净的关键,即是知。”“知”就是明理,也就是明白因果道理;相对的,不明因果道理,或对因缘果报产生错误的认识,就是“痴”,又称为“无明”。无明是烦恼的根源,无明本身就是烦恼,所以一般称为“无明烦恼”。

  
  借着浅显的譬喻来阐述深奥的真理,是《法华经》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法华经》之所以被推崇为“诸经中最具文学价值的经典”的原因。全经二十八品中,可以说处处使用譬喻,不胜枚举,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即一般所称的“法华七喻”。

  
  修道者修行的场所,道教称为庙、宫、观、殿、坛等,佛教则称为寺院、庵堂、道场、精舍、讲堂、伽蓝、兰若、丛林、莲社、佛刹、学舍、念佛会、布教所、居士林等,一般即以“寺院庵堂”为佛教的专用名称,不过亦有称佛教道场为“寺庙”者,由此可见中国佛道不分的民间信仰,根深蒂固。

  
  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为了生死事,乞化度春秋。这首诗偈道尽了禅师们安贫守道的高旷禅风。自古以来,出家人三衣一钵、竹杖芒鞋,到处参访,随处行化,他们不是为了吟风赏景,而是为了寻找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道”;访道,就是他们的风姿。他们游化十方,居无定所,就像行云流水一样,悠然自在,因此称为“云水僧”“游方僧”“行脚僧”。

  
  佛教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是得度之道;佛法虽然浩瀚深广,初学佛者欲一窥佛法堂奥,可以从信、解、行、证四个次第来实践佛法,只要依此循序渐进,必然有成。信:信心是成就一切事情的根本动力,有了信心才能产生勇往直前的力量,信心就是肯定目标、凝聚力量的泉源。一个团体要彼此互信才能团结兴隆;一个家庭要彼此互信才能和乐幸福;朋友之间要彼此互信才能深交;对自己要有信心,才能有所作为。此外,学佛尤其要有坚定的信仰,才能获得法益,所谓“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因此学佛的第一步要皈依三宝,这就是确定信仰的表示

  
  “南无”是梵语,正确的读音是“námó”,所谓“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南无”意译为恭敬、皈依的意思,即恭敬皈依阿弥陀佛。皈依是信仰佛教的初步,一个人对佛教有了信仰,必须经过一个仪式的证明——三皈依。
  佛陀临入涅槃时,阿难尊者曾代表大众向佛陀请示四个问题,其中提到一个问题:“佛陀住世时,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佛陀涅槃以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使人起信呢?”佛陀说:“在一切经典的经首加上‘如是我闻’一语。”这便是今日一切经典以“如是我闻”开头的由来。

  
  在佛教的诸多净土中,西方极乐世界普为信徒所熟悉,并且发愿往生,其国教主阿弥陀佛,身旁有两位胁士辅佐教化,一位是代表慈悲的观世音菩萨,一位是代表智慧的大势至菩萨,三者合称西方三圣。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又称为补处菩萨,未来他们将依序递补阿弥陀佛,先后成为极乐世界的教主。

  
  目前各地寺庙林立,佛殿中供奉的佛像更是种类繁多,不一而足,最常见到的是三尊佛。所谓三尊佛,实际上是以中尊为主,左右二尊称为“胁士”;士者,乃菩萨的意译。不过,胁士并非一定仅限于菩萨,童子与罗汉也是常见的胁士,如:观世音菩萨左右的善财、龙女;不动明王两旁的制吒迦、矜羯罗二童子;释迦牟尼佛以大迦叶、阿难二声闻弟子为胁士;地藏菩萨左右为闵公、道明父子等等。

  
  不二本无门,二不二俱是自家真面目;灵山称胜境,山非山无非我人清净身。这是佛光山“不二门”两旁的对联。不二门意含“进入佛法堂奥,仅此一门,别无他途”;亦有“真理是一,无二亦无三”之意。所以,“不二”含有“唯一的方法”、“一实的真理”之意。

  
  佛门有谓:“财入山门,福归施主。”山门即指寺院正面的楼门。古来因为寺院多筑于山林之间,因此称“山门”,后世寺院虽已渐渐移往平地,亦泛称“山门”,因此“山门”成为寺院的别称。传闻过去少林寺的山门只能进去不能出来,除非功夫高强能越过四周的高墙,否则不能走出山门。因此,山门是由凡入圣、由迷到悟、由暗到明,是世俗进入佛门的象征,为免入宝山空手回,因此学佛者应将习气留在山门外。

  
  《阿含经》有一则“盲龟浮木”的譬喻,说明人身之难得,譬若大海中有一只瞎眼的海龟,每隔一百年才把头浮出水面一次,而要恰好穿过在海面上随着风浪漂流一块浮木的小圆孔,方能得到人身。这种几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可见做人之难得。

  
  大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中,以“头陀第一”而闻名的圣弟子。在大迦叶晚年的时候,佛陀曾慈爱地想劝他中止苦行,但是大迦叶却不以苦行为苦,反而感到很快乐,因为既不为衣食愁忧,也没有人间的得失,只感到清净解脱的自由。尤其,大迦叶认为头陀行是一种最严肃的生活方式,能习惯于这种生活,便能吃苦忍耐,甘于淡泊,一心一德,为法为人,因此头陀行直接可以巩固僧团,间接可以利益众生,是故发愿一生不舍头陀行。佛陀也很赞许他的这种精神。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众生生死流转的根源是什么?十二因缘可以解开其中的奥秘。十二因缘就是生命从过去到现在、现在到未来所轮转的十二个程序。感果名“因”,助因为“缘”,“因”为能生之种,“缘”为助生之机,辗转感果,互相由借,故合称十二因缘。

  
  佛经里将布施譬喻为种田,农夫必须要选择良田,勤于耕耘,才会有丰美的收获;行布施也必须要选择对象,明三轮体空之理,才会有功德。根据佛经记载,世间上有八种人,堪为众生布施造福的对象,分别是:佛、圣人、僧、和尚、阇黎、父、母、病人等。但就现在社会而言,三宝、修道者、父母、师长、病人、残障、急难、弱势团体等,更堪为大众所布施供养。

  
  做大圣佛陀的弟子,不一定要出家,在家也可以。出家的有五众弟子,在家的有二众弟子。现在把七众弟子叙明如下:一、比丘。这是出家后受二百五十条具足戒的男众,印度话的“比丘”,中国话的意义是“乞士”,上乞诸佛之理以养慧命,下乞众生之食以养色身,剃发染衣,荷担了住持正法的责任,自己能破除烦恼,也能使魔王外道恐怖,这才是人天师范的比丘。

  
  《法句经》记载,出世间的法财有七种,称为七圣财,亦即圣者的财富:一、信仰;二、听闻;三、精进;四、持戒;五、惭愧;六、布施;七、定慧。信仰佛法本身就是财富!世间的财富有限、有量、有漏,而且终有消失的一天;唯有出世间的圣财,才能永存不灭。因此求财当求七圣财。

  
  “明珠蒙尘”,是佛教用以形容我们的真如自性被“五欲六尘”所蒙蔽,使佛性不得显现的譬喻。“六尘”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相应的六种对境,也是六识所感觉、认识的六种境界。一、色尘:眼睛所见,包括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暗等显色,和长、短、方、圆、高、下、正、斜等形色。
  “僧依戒住,僧住则法住。”“僧”是梵语“僧伽”的简称,意译为“和合众”,是指奉行佛法、和合共住的僧团。大家所断除的烦恼、所证得的真理,同一无二;在身口意三业上,共同遵守六项要点,和合无诤。因此,出家人又称“六和合僧”。“六和”为:

  
  可测知他人的心;要来就来,要去就去,一切可自由变化;要生就生,要死就死,一切可无碍自在——这就是所谓的“神通”。人们感到意外,会说神奇;人们无法预知,会说神妙。好的计划叫神策,好的医生叫神医。人们对天神地祇祷告,想到神明;人们要求得神秘灵威,想到持诵神咒。有“神”就可以“通”达,神通,多少人向往,多少人追求。有五种神通、十种神通之说,最常说及的是六神通:

  
  有六种法门可以自度,也可以度人,这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说起六度,大家都以为是菩萨的修行,平常人很难做到,以为六度是只对人有益,而无利于自己,所以感觉难以实践。其实,六度对人有益,对己更有益。

  
  根据《阿弥陀经》,娑婆世界是个五浊恶世,五浊分别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娑婆世界因为有此五浊,故称恶世。有一次,舍利弗不解地问佛陀:“为什么诸佛国土都清净无比,唯独佛陀您所教化的国土却是如此的污浊肮脏呢?”释迦牟尼佛即以脚趾一按,霎时日月四洲、金河茂树、繁花秀草,齐现眼前。释迦牟尼佛说:“这才是我的世界,你所看到浊秽不堪的国度,那是众生业力所现。”

  
  五蕴又名五阴,是“我”的代名词。什么叫作五蕴?所谓“蕴”者,积聚的意思,五蕴就是聚集五项有为法,即色、受、想、行、识。一、色:是变碍的意思。凡是占有空间、有所障碍、可以分析、可以变坏的一切有形的物质,如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声香味触)等,均称为色。

  
  “观机逗教”“应病与药”,这是佛陀教化众生的权巧智慧,由于众生根基不同,佛陀便不得不随顺众生而说种种法,譬如对多欲众生说不净观,对多嗔众生说慈悲观,对愚痴众生说因缘观,对多障众生说念佛观,对多散众生说数息观,称为“五停心观”。

  
  乘,梵语yana,指道、船、车,有运载的意思。佛陀为教化众生,依众生根基之不同,将佛法分为五种法门,依此五种法门,可以运载众生从生死此岸度至涅槃彼岸。所谓五乘佛法,是指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一、人乘:人以三皈五戒为乘,得以出离三途四趣而生人道。“三皈”,是指归投依靠佛(导师)、法(真理)、僧(亲教师)三宝,借着三宝功德威力的加持、摄护,能超越无边的生死苦轮,远离一切的怖畏,解脱一切的忧悲苦恼。所以经云:“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畜生;皈依僧,不堕饿鬼。”

  
  五家七派,或称五家七宗,是我国南宗禅各派的总称。禅宗自西天二十八祖菩提达摩东渡中国,五传至弘忍,其下分北宗神秀与南宗惠能两派。惠能以后又传衍出临济宗、沩仰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五家,史称“一花开五叶”。到了宋朝,又从临济宗产生了黄龙派与杨岐派,合称七宗,从此盛行通称为“五家七宗”的新禅风。

  
  所谓“五衰相现”,是指天人寿命将尽的时候,所呈现的五种异象,通常分大小两者。大五衰相为:一、衣服垢秽。天人锦衣妙服,光洁常鲜,但是一旦福报享尽,寿命欲终之时,自生垢秽。二、头上华萎。天人宝冠珠翠,彩色鲜明,但是一旦福报享尽,寿命欲终之时,头上冠华自然萎悴。

  
  五逆大罪分别是弑父、弑母、弑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父母是众生的恩田,父母生养之恩,山高海深,儿女即使穷毕生之心力侍奉孝养,犹不能报答亲恩于万一,何况加以杀害,是为大逆不道,极重之罪业,死后必堕无间地狱。阿罗汉是证果的圣者,堪受人天供养,因此又称“应供”;对此贤圣之人,理应加以尊敬、礼遇,今反将杀害,是乃逆天行事,罪不可赦。

  
  五戒,是做人的根本,是成佛的基础。什么是五戒呢?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项。第一,不杀就是不伤害有情的生命,不侵犯众生的生存。第二,不盗就是不侵占非己的财宝,不盗窃他人的物品。第三,不邪淫就是不妨碍家庭的和谐,不破坏人伦的道德。

  
  过去有一位旅人,在旷野里为一狂象追逐,躲到古井里攀着一根树藤的时候,井里出现四条毒蛇,一直往上来要咬他。他正想往上攀时,上面又有两只黑白老鼠,正在啃着那根树藤。旅人被它们上下夹攻,正是进退为难、恐惧万分的时候,忽从井口滴下五滴蜂蜜在他口中。这时,旅人竟因此忘却了狂象的追逐与毒蛇的逼迫等所有威胁,就陶醉在那甜蜜中。到底那五滴蜜是什么?竟使那旅人忘记了生命的危险去尝试呢?那就是“财色名食睡”的五欲。
  佛道长远,如果没有无量的发心,就如车子汽油不够,无法到达目的地,所以学佛要发“四无量心”。四无量心就是菩萨普度众生所应具备的四种精神:一、慈无量心:“慈能与乐”,慈与悲合称慈悲,是佛教的根本,一切佛法如果离开慈悲,则为魔法。

  
  四圣谛,是佛法的总纲。什么是四圣谛呢?即圣者觉悟的四种真理。第一,苦谛:这是人生世间所有的特性。第二,集谛:这是世间苦恼迫切的原因。第三,灭谛:这是超越世间解脱的境地。第四,道谛:这是消除忧悲苦恼的方法。人在世间,“苦”是特性:身体上有老病死的痛苦,心理上有贪嗔痴的痛苦,自然界有水灾、风灾、火灾的痛苦,人我间有冤家相会、恩爱别离的痛苦,社会上有所求不遂、衣食艰难的痛苦,所以人间的特性是苦果。

  
  我们修大乘菩萨行时,首先须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发愿救度一切众生。烦恼无尽誓愿断:发愿断除一切烦恼。法门无量誓愿学:发愿学习一切法门。佛道无上誓愿成:发愿证得无上佛果。人能立志,凡事皆办;行者发愿,佛道堪成。愿吾人发四弘誓愿,度众生、断烦恼、学法门、证佛果。

  
  什么叫做四念处?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人的身体是四大五蕴假因缘积聚和合而成的臭皮囊,他的内外不净,包括有皮骨血肉、痰泪便利等。睡醒时,满口黏腻,污秽不堪;酒醉后,五内包藏,呕吐秽物;生病时,疮痈腐溃,脓血交流;进厕时,屎尿尽出,臭不可闻。

  
  有积极的精神,有向上的努力,那就是佛教的“正精进”,正精进有四种,名为“四正勤”。未生的恶法,使它不生:毁犯净戒的念头固然不可生,毁犯净戒的行为更不可有,一切烦恼障要远离,一切欲染要净化,邪见不生起,执着要去除。恶法,就是恶念、恶言、恶行,要努力使恶念贪嗔痴不生起,要努力不说恶口、妄言、两舌、绮语,要努力不做杀盗淫行,这就是第一正勤——未生的恶法使其不生。

  
  佛世时,佛陀也经常苦口婆心地劝导弟子,不可轻视后学,甚至有一次还亲自对波斯匿王宣说四小不可轻之理。佛陀说,世间上有四种看似很小的东西,却是不可轻视的:小小火苗不可轻视。因为“星星之火,足以燎原”,看似小小的火花,却有可能酿成一发不可收拾的惨祸,所以小小火苗不可轻视。

  
  佛陀涅槃后,弟子们为了保存佛陀的教法,经过几次的结集整理后,分为经藏、律藏、论藏,称为三藏典籍,是为印度佛教圣典的三种分类。三藏典籍是佛陀的教法,是佛教的教义,是佛弟子依之修行的指南。出家僧侣深通经藏者,称为“经师”;深通律藏者,称为“律师”;深通论藏者,称为“论师”;通达三藏典籍者,称为“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真谛、义净、法显,甚至朱世行等,凡是通达经律论三藏典籍者,都可称为三藏法师。

  
  构成布施的三个要件,必须有施者、受者及施物,此称为“三轮”。所谓“心田事不同,果报分胜劣”,“心”就是“施者”,就是能布施的自己;“田”就是“受者”,就是接受布施的人;“事”就是“施物”,就是所布施的东西。此三者是决定布施功德胜劣的原因。

  
  修学佛道必须息灭贪嗔痴三毒,要灭除贪嗔痴三毒,必定要勤修戒定慧三学。戒定慧三学,又称三无漏学,为众生修行成佛的因素。所以我们必须次第修行,依戒得定,依定发慧,最后就能依慧成佛了。戒学通称戒律,戒能防止恶业,生诸善法,是我们修身治心的轨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严持戒律,远离毁犯,奉行善法,使身心清净,趣入禅定。

  
  佛教初入门的修学四大阶段,有许多刚刚接触佛法的朋友,常常询问如何开始学佛?学佛的过程、步骤、方法到底是什么呢?佛法修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信、解、行、证。”一、信:就是信乐,首先要听闻正法,欢喜信受,这就是学佛的第一个过程。

  
  1、华严三圣,释迦牟尼佛的身边是: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他们俩就好比是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肋,普贤侍右,主侍定德门,文殊侍左,主侍智德门。表示如来教法,是行解并进,定慧双修。释迦牟尼佛、文殊师利、普贤,合成“华严三圣”。

  
  全世界有很多宗教,为什么我们选择佛教呢?因为佛教具有最大的包容性,对六道所有众生一律平等。无论是佛教徒或非佛教徒,或是其他宗教的信仰者,佛教认为对他们都要一样的关爱和慈悲。世界三大宗教之中,佛教是传播时间最久远的,而且不需要通过枪炮或任何武力,就延续了二千五百多年,至今都在影响着全世界的人们。主要原因是,佛教是以包容柔和的方式在传播,不分民族、区域或信仰,一样平等看待。此外,佛教认为每个生命都平等地拥有解脱或轮回的权力,未来的命运是由自己主导,而不是由其他神灵或外力所控制或决定
  1、合十,亦称“合掌”。其形状是两手当胸、十指相合。合十为礼,以示敬意。对佛法信众言,这是最熟识不外的呼唤方法,合十的动作,不仅能够到达收摄表面的作用,也给人一种谦和的印象,是佛教徒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礼仪之一。

  
  很多人都有念过经,但是还是不会念经。所以有时候我常常说他们念经是念给佛听的。这个经本来就是佛讲的,但是我们还是念给佛听。所以比较有趣。有句话叫做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要达到有口无心,不是很容易的。

  
  初学佛的人怎样用念珠念佛?初学佛,要用念珠念佛,那么建议您用一百零八颗的念珠,方便计数。如果是材质的选择上,能够用菩提珠,那是最好的。因为在所有的材质中,菩提珠的功德是最大的。佛头代表无量寿佛,也标识我们所修的佛果,其余的珠子表示是菩萨,到佛头那里是不可以直接越过去的。佛头上面有一个相当于是塔的装饰物,如果我们直接越过去,就跟越塔的罪过是一样的。

  
  阿弥陀佛与如来佛不是同一个佛,阿弥陀佛(梵语Amitābha),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大乘佛经主要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对阿弥陀佛及其西方极乐世界均有详述。

  
  中元节自古有不进寺庙,野外祭祀的说法。在这一天,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中元节在佛教当中叫做盂兰盆节,这一天佛教寺庙中会举行超度历代宗亲的法会,其主要仪式由净坛绕经、上兰盆供、众僧受食三部分组成。

  
  寺,在古代本是朝庭机构的名称,如‘大理寺’‘太常寺’,又引申为官署。汉代设有鸿胪寺,用以招待四方宾客。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从西域来的僧人渐多,遂在洛阳建白马寺,专供外来僧侣居住。这就是佛教僧人居住修行之处所,都可总称为寺的由来。

  
  中国地大物大,每个地方都有一段传承下来的文化。对于宗教也是一样的。不断的有新鲜血液的输入,不断的有人去传承以及传播。中国有五大宗教,各是哪五大呢?中国五大宗教是指哪五大呢?佛教,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的塑造“佛教圣地”的形象,很多人都认为佛祖是降生在印度。我们都知道,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而我们其实并没有深入的了解过佛教文化是什么意思。佛教文化的基本介绍:

  
  开光,即便是在非佛教界人士那里也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我常碰到有人拿一些佛像挂坠、佛珠、手串甚至一些首饰给我看,说这是开过光的。甚至有一次还有人拿一支非常名贵的钢笔给我看,说这是某某大师开过光的。前不久,网络上还流传一组照片,是某寺院的一些僧人围着一排汽车,说是给汽车“开光”。

  
  如何念佛?以净土念佛法门为归,以“持名”为中心,“持名念佛之功最为往生净土之要”。“大藏经,所诠者不过戒、定、慧而已”,而一心念佛,即是戒、定、慧。因为戒乃防非为义,若能一心念佛,诸恶不敢入,即戒也。定乃除散为义,若一心念佛,心不异缘,即定也。

  
  佛教的教旗是美籍波兰人奥尔高特根据佛陀成道时圣体放出的六种光色设计的,并在1952年举行的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第二次大会上得到确认。六种光色为蓝、黄、红、白、橙及前五色的混合色。其构图,纵横均为蓝、黄、红、白、橙等色,象征人类的各种肤色。其中,横的表示全世界人类的和睦相处,纵的表示世界的和平。

  
  悬挂和使用佛教教旗指引:1当悬挂教旗时,深蓝色的部份必须在悬挂者的左面。2在五色混合的条子上,深蓝色必须永远在最上方。3升旗时,必须快速地把旗帜升到桅杆顶,但降下时则须缓慢进行。4悬挂教旗必须从晨曦开始一直到日落为止,但在重大日子则可通宵悬挂。
  很多拜佛的人都知道在药师如来作为佛教三大佛之一,他是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主管这片东方的净土。那么作为药师如来左右手的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又是怎样的?日光菩萨,梵语surya-prabha。又作日光遍照、日曜。药师佛的左胁侍。

  
  民间传说,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任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鬼节的民俗来自目连救母的故事,当时目连在证得神通之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发现她受饿鬼报的折磨,目连想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化成火炭。

  
  贵校四语,尽性学佛,尽伦学孔,道学为体,科学为用,实为学道不易之宗旨。自儒者以词章为事,遂将学道之法,变作学艺,曷胜痛惜。而今之新学,多皆捨本逐末,能如贵校之宗旨者,实不多见。尽性学佛,方能尽伦学孔。尽伦学孔,方能尽性学佛。试观古今之大忠大孝,与夫发挥儒教圣贤心法者,无不深研佛经,潜修密证也。儒佛二教,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以世无一人不在伦常之内,亦无一人能出心性之外。具此伦常心性,而以佛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克己复礼,闲邪存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助。

  
  上香是上一支还是上三支香?几乎所有的刚刚入佛门的人都会遇到。其实这只是一种形式,对于这种事相没有必要执着。上香到底是上一根还是三根?就看你的因缘,三根也行,一根也行,表法。有的地方上四根了也可以,也讲得通。

  
  进入寺院注意的事项:1任何容易引起别人邪思邪念,引发情欲情执的举止和穿著都要克制。2不要穿五彩艳色的衣服,比如红色、紫色、花色等。以素色为好,黑色、灰色、蓝色、青色,最好是穿海青。3不要穿短裤,裙子,紧身的衣服和裤子,显露身材,这很不好。

  
  烧香拜佛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是不可估量的,它是人们精神世界的寄托,能够带给人信仰。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在合适的时间烧香拜佛可以祈福求安,带来好运。今天跟大家讲在家供佛烧香有哪些讲究?1供香,供香之时最好要先洗手。烧香最好是左手拿香,不过这个看个人习惯,烧香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香要一次性点燃,要越旺越好。

  
  我们这个地球上,为什么有人?人类的祖先,最早最当初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在佛教“增一阿含经”及许多经典里,都有明确的记载,说地球上最初的人,是从“光音天”来的。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我们的始祖,绝对不是有什么神用泥土捏成的,那是神话;也不是由猿猴进化而来,那是谬论。

  
  恒传法师答:阿弥陀佛!善士,你好!女众出家带发修行在戒律上讲是不可以的,可是佛法是圆融、包容的,在某个年代,也出现过男众女众带发修行之事,可是没有坚持多久,就又落发修行了。出家修行是要断掉红尘之间一切烦恼和障碍,不被红尘之事所牵连干扰,所以出家众只要在寺院修行,不是为了到人间示现,或其他特殊原因

  
  今天要讲的题目就是为什么要学佛呢?因为这个题目,是信仰佛教的人和不信仰佛教的人,都想知道的重要问题。为什么要信仰佛教呢?信仰佛教的目的,就像从事其他的任何一个行业一样,咱们人无论是做什么、说什么、想什么……,一切的目的就是在于:如何才能够减轻痛苦;如何才能够增长快乐?就这个问题。

  
  莲花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也可以说莲花就是佛的象征。走进佛教寺庙,随处可看到莲花形象。大雄宝殿中,佛祖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西方三圣的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也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状。

  
  如何正确拜佛?梵文的“南无布达、南无达玛、南无桑嘎”,一般性都是中国传统的这个,但是原发音念加持也很大。南无是皈依的意思,就好像一滴水融进大海一样,我们这滴水融入宇宙了。拜佛就是把整个身心放下,拜在天地之间,五体投地,叫拜佛。拜佛是很柔和的,合掌也是很柔和,你对别人合掌的时候肯定很尊敬别人,什么是尊敬别人?

  
  灵魂,是许多宗教的说法,认为人有一个永远存在、不变的精神实体,人死后,仍然有自我意识,有一个清清楚楚的精神生命。佛教则认为人的生命由身、心和合,而人心,机理极其复杂精妙、功用极其繁多神奇。如果将人心比喻为一座冰山,前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只是这座冰山露出海面的一小部分,而第七、第八识(灵魂)就像这座冰山深藏海中的部分,现代心理学将之称为潜意识、无意识。
  在我国社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佛教的出家误解很大。在国内,每听人说,大家学佛,世界上的人都没有了,为什么呢?大家都出家了。没有夫妇儿女,还成什么社会?这是严重的误会。我常比喻说:如教师们教学生,哪里教人人当教员去,那岂不成了教员的世界吗?

  
  因缘是原始佛教的义理之一,用佛教故事的形式来传播这一道理,称之为因缘故事。因缘是梵语尼陀那的意义,汉译为因、所因、因缘、缘起等,因缘之作用即缘起。因缘是原始佛教的义理之一,用佛教故事的形式来传播这一道理,称之为因缘故事。

  
  乐山凌云大佛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尊雕塑佛像,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了。这尊大佛是唐朝开元初年(公元713年)由游访四川凌云山寺的中贵州海通和尚发起修凿的,直到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才修凿成功,前后共用了90年。这里有一个开凿乐山大佛的故事。

  
  这是实在的事情,人念佛求生净土,缘成熟的时候,临命终时佛来接引。佛来接引一定是先看到佛光,每个人看到佛光并不一样,为什么?每个人修行的功夫不一样,每个人对净宗的信、愿、行也不相同。我前天跟诸位讲过一个故事,是我们大屿山圣一法师,你看他们前些年到普陀山潮音洞去拜观音菩萨。

  
  这个佛像开光也灵,不开光更灵。开光呢,你们家佛像开光就你们家佛像灵,其它佛像就不灵了?如果你不开光,哪个佛像都灵。实际上佛菩萨不用我们来开光,我们能给佛像开光吗?那是没有道理的。但是通过在佛像前做个仪式,而增强我们的信心,这倒可以。

  
  十方诸佛太多太多了,你们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为什么专念阿弥陀佛,不念别的佛?最简单的回答,就是照《弥陀经》上所说的,释迦牟尼佛在《弥陀经》上四次劝导我们念阿弥陀佛,这《弥陀经》可以做证明。佛教我们念阿弥陀佛,我们顺从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教诲,念佛求生净土。

  
  宋朝时有一位不动法师,居住在四川的蒙山;他为了普济幽灵,收集瑜珈焰口及密宗诸部,辑成蒙山施食,成为禅门日诵。直到近代,有位兴慈大师,大力提倡蒙山施食,并加入对群灵的六番开示,称为大蒙山施食。宋朝时有一位不动法师,居住在四川的蒙山;他为了普济幽灵,收集瑜珈焰口及密宗诸部,辑成蒙山施食,成为禅门日诵。直到近代,有位兴慈大师,大力提倡蒙山施食,并加入对群灵的六番开示,称为大蒙山施食。

  
  宏海法师答:阿弥陀佛!初学佛者的的确确应该把基础打扎实一些,就是全面的,然后比较立体的、和以有一点点贯通能力的去了解,这样的话就不容易出现片面的和出现一些断章取义的见解。所以我想,依照我自己从出家前后的经历来讲的话有几本书

  
  曙祥法师开示:这个问题问的太好了!看起来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其实是每一个人都会碰到的问题。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咱们把这些小事情解决好了,就可以扫清很多障碍。1、拜佛到底有没有一个标准的动作呢?当然有啊。最标准的动作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头面接足礼”,也叫“顶礼”。

  
  曙祥法师开示:没有专门的居士佛学院,但有佛学院招收居士的。1、有招收居士的佛学院,很多佛学院,或者说大多数佛学院不招收居士,所以给大家的印象是佛学院不招收居士。招收居士的佛学院,北京的法源寺就有,中国佛学院招收居士啊,每年暑假都招,法海探源佛学班,虽然时间短,没有专门说是居士佛学班,但性质一样,居士都可以来学到东西的。

  
  供养三宝是种福田的方法之一,属于修恭敬心的“敬田”。当佛陀还在人间时,人们会以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供养僧团和诸佛菩萨,称为“四事供养”。因此供养的意义有二层:一是以能舍、喜舍的心取代悭贪吝啬,成就他人的安乐;二是对于三宝见贤思齐,藉著供养的形式,期许自己向诸佛菩萨学习度众生、修菩萨行。

  
  华夏民族的特点:对一切事物取其精华。佛教自东汉初年传入汉土,在家弟子,不分男女老幼,皆以师兄尊称,正确简单如法。出家弟子,以师兄、师弟尊称。在一起修学的同辈,称“老同参”。其目的:1为了提升和超越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达到无相、空相的境地。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pp.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pp.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