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 31 章_九十年代翻身记
笔趣阁 > 九十年代翻身记 > 31、第 31 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31、第 31 章

  黎建军卷了家里的钱跑路的事情犹如一颗雷在村里爆开,村民们议论得沸沸扬扬。

  人群聚集的地方,大家先问一句“吃饭了没?”接着就开始谈起黎家的事。

  “我就知道,”有人事后诸葛亮,“建军小时候就不是个安分的,这人啊,从小看老,老老实实种地,在学校里教书,多好,非得拿了家里的钱去外面闯,以为发财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另一个人说:“可不是么,他这不管不顾地跑了,建军家的带着三个孩子日子怎么过啊。”

  “幸好有建军的爸妈可以帮忙照顾。”

  有人挤眉弄眼,“媳妇跟婆婆都不待见,建军在家的时候还凑合过,这不在家,两个老的会管吗?”

  程安国从学校里回来,路过,被人叫住问,“唉,安国,你跟建军关系好,又是同事,你事前没有听建军说过些什么吗?”

  程安国下意识地摇头,“他没说他要走的事。”

  说完,便不肯参与他们的闲谈,快步回家。

  还没踏进家门,就听到女人长一声,短一声地哭骂。

  哭一声,骂一句,“这个杀千刀的哟,最好死在外面,永远别回来。我的命怎么就这么苦,三个孩子可怎么办啊!”

  程宝菱与程楠干脆搬了桌子在大门口写作业,见爸爸回来,努努嘴,“黎姆妈在里面呢。”

  程安国扶额叹息,黎建军时常流露出想去外面闯荡挣大钱的想法,但没想到他就这么突然消失了。

  “他把钱跟我的首饰都拿走了,就留了几十块钱,狠心的男人!”

  何佩瑜安慰道:“建军的家在这里,上有老,下有小的,他不会真丢下你们,总会回来的。”

  程安国进屋,黎姆妈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安国,你跟说我实话,建军有没有留地址,或者电话给你?”

  “没有。”

  “真的吗?”黎姆妈不信。

  何佩瑜忙道:“安国老实,真要知道什么肯定会跟你们说啊

  ,建军知道他的脾气,也不会告诉他。”

  黎姆妈捂着脸,眼泪从指缝中溢出,陷入极深的绝望痛苦中。

  程安国想了想,说:“建军不是没良心的人,等他挣了钱,肯定回来的。”

  黎姆妈放下手,心灰意冷道:“谁知道呢。”

  她哭了好几天,神情呆滞,慢慢地走了。

  何佩瑜望着她的背影,在看看自己的丈夫,心想,安分老实也是一种难得的优点。

  等黎姆妈走得远了,程安国才小心地开口,“建军被人举报了!”

  程宝菱立刻竖起了耳朵,她想听听黎建军还能做出多没下限的事情。

  “举报信是寄到校长办公室的,校长开始没在意,但今天来了个女人,说找黎建军,她是——建军的出轨对象,两人不知怎么闹掰了,好像是建军借了她的钱没还,听说建军不在学校,闹了一阵子,人就走了。看这情形,只怕还要来家里闹。”

  程宝菱:……真是开眼界了,小说里都不敢这么写。

  她合理怀疑黎建军之所以跑路,原因之一也在于这个女人。

  程楠在一边听得目瞪口呆,“这,说的是我们认识的建军叔吗?”

  黎建军风趣幽默,脸上经常挂着笑,挺招小孩子待见的,程楠真没想到他竟然是这样的人。

  屋里的何佩瑜说:“我看那个女的未必敢找到家里闹。她跟建军婚外情出轨,现在建军不在家,她找谁闹,找晓红吗?晓红那脾气,钱肯定不会还她,说不定还要挠花她的脸!”

  程安国苦笑,“这建军做得真不叫个事儿。”

  何佩瑜:“何止不叫个事儿,简直是不叫个人了。”

  偷听的姐妹俩扑哧笑出声来。

  何佩瑜把她们揪出来,“知道了放在心里就行,别出去传。”

  两人同时道:“知道啦。”

  黎家的大戏还有续集,黎老头与黎老太防着儿媳妇,要跟儿媳妇分家,让黎姆妈带黎娇与黎明明两个女孩过活,两老口带着孙子黎亮亮过活。黎姆妈当然不肯相让儿子,喊

  了娘家人来助阵,黎家闹得鸡飞狗跳,没个消停。

  最后是村长出面做了调解。

  分家不分居,两家人各做各地饭,至于三个孩子都姓黎,都是黎家老两口的血脉至亲,他们得照顾孩子;黎姆妈是三个孩子的亲妈,也不能不管孩子,三个孩子两边过,一天吃一家的饭。

  黎娇来找程珍秀时说起的,她满不在乎道:“随便他们怎么闹,我不管。现在我只想赶快攒够钱,去大城市学美容,要是以后能开个美容院好了!”

  程宝菱不禁想为这位娇姐竖大拇指,这是远见啊。未来女人与小孩的钱最好赚,她还记得刚毕业那年,被朋友拉去做脸部保养,光洗了个脸涂了点保养品就花了两百块钱。心疼死了,朋友还说这已经算是平价的了。

  黎娇是有这个底气的,好歹她现在乡镇小学做代课老师,自给自足够了。

  ……

  经过多次反复实验,何佩瑜终于配出一副自己比较满意的卤味方子。既然卤味方子有了,卤味店就要支棱起来了。

  跑工商手续、打柜子,置办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她一连好几天都待在市里,程珍秀在读书之余,也留在市里给妈妈帮忙。程安国带着两个小女儿留守老家,三姐住校,只有放月假时才回家待一两天。

  一个家里没有妈妈在,立刻就冷清了许多,大姐一向是几个妹妹的小妈妈,她也不在家,那就更冷清了。

  程安国转正后,工资提升的同时,工作时间不像原来那样宽裕,每天几乎都要到下午六点才能下班。

  程楠的脖子上系着钥匙,放学后牵着妹妹回家。

  她捧着下巴叹气,“我想妈妈和大姐。”

  程宝菱:“我也想啊。”

  程楠掰手指数日子,“现在是十一月中旬,还有两个月放寒假,放寒假我们去能去城里找妈妈她们了吧。”

  程宝菱现在就希望六年级能飞快地过去,一家人进城团聚。今年暑假时她与三姐买冰棒挣得钱没怎么用,大部分都存起来了,她还想着能不能再开

  源呢,城里机会总是比较多的。

  程安国回家时就见两个孩子蹲在门槛上,眼巴巴地盼着他回家。

  他心疼坏了,“饿了吗,爸爸这就去做饭。”

  程宝菱站起身来说,“我跟三姐把菜都洗好,茄子、辣椒,还有土豆,放在厨房。”

  “乖孩子!”程安国摸摸她的头,系上围裙去了厨房。

  程宝菱跟在他身后,慢吞吞地说:“爸爸,其实我们可以自己做饭,我会点火烧灶,也会炒菜。”

  程安国道:“你们太小,我看以后要是我回家晚,你们还是去奶奶家吃饭吧。”

  “不要!”小姐妹俩异口同声。

  废话,宁可饿着肚子都不要去程老太家吃饭。

  何佩瑜花了小两万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子,程老太就没少在程安国面前絮叨。只是因为上次珍秀的事情,她不占理,面对何佩瑜心虚,才不敢当她面说什么。

  可家里将几亩水田连着旱地都转给了本村同姓的一个邻居租种,程老太知道后,大发雷霆,当天就来家里,质问儿子,为什么不把地给她种,要把一个外人种?

  幸亏那时候何佩瑜已经去了城里,程老太只能可着儿子发脾气,而程宝菱与程楠两个早就躲出去了。没办法,爸爸的妈妈只能留给爸爸自己对付了。

  程宝菱烦透了程老太,真恨不得早早搬家,别再见面才好。

  鉴于程安国在家,程宝菱搬了一张凳子放在厨房,请他坐下,“爸爸,你就坐在这里监督我,我来炒菜,让你看看我的真本事。以后就可以放心我们自己在家烧火了。”

  她是伪儿童,除了力道不够,切菜、刷锅、烧灶样样通,锅烧热了,放油,油烧滚了,把菜倒进去,油碰到水,噼里啪啦作响。程宝菱淡定地拿锅盖挡住,另一只手麻利将锅里菜翻来覆去。

  很快,青椒炒茄子,红烧土豆,两道菜出锅。

  程楠坐在灶门口,帮她烧柴火,见小妹如此熟练地炒菜,吃了一惊,“厉害了,怎么学会的?”

  程宝菱淡定地说:“

  就天天看着妈妈和大姐她们做饭,看多了,自己也就会了。”

  再尝尝菜的味道,咸淡合适,居然很不错。程安国表扬女儿,“宝菱聪明,果然女孩子天生在做家事就有天赋。”

  程宝菱:“男孩子也天生在做家事上有天赋,餐馆的大厨就很多都是男的。”

  毕竟颠勺是力气活儿,男的反而更合适。

  程安国呵呵笑,没有多想。

  他做了几次厨房监工后,就放下心,偶尔晚归,就由程宝菱姐妹俩自己做饭,做完饭先吃,给他留饭菜就行。

  事后,程楠松了口气,“我真担心我们要去奶奶家吃饭,那我宁可饿死算了。”

  现在程老太看大儿子一家如同看仇敌,因为租地的事情,连程老头也厌弃了大儿子。

  两家人说起来是至亲,但实际关系却比外人都不如。

  有时候姐妹俩也会去凌子嫣家里玩。

  凌子嫣家的条件不错,爸爸跑长途运输,妈妈是村卫生所的大夫。家住两层小楼房,一楼用铁栅栏围起一个小小的院子,凌姆妈很有雅致,在院子里种花。美人蕉、紫茉莉、凤仙花、君子兰、栀子等等,都是些常见的花,每到夏秋季节,院子里姹紫嫣红。

  今天放学后,凌子嫣神神秘秘邀请她们去玩,“有好吃的。”

  到了凌家,程宝菱闻到一股甜甜的香味,是刚出炉的面包香味!

  凌子嫣的妈妈从厨房里出来,手上戴着厚厚的手套,端着一个长方形的黑铁盘,盘子上摆着两条肉松面包。

  她笑盈盈地对小客人们说:“刚出炉,还是热的呢,你们先去洗手,洗完手就可以吃啦。”

  久违的现烤面包让程宝菱满足地眼睛都眯起来,凌姆妈还给她们做了奶茶!

  凌姆妈笑道:“我这是第一次做奶茶,茶和奶比例掌控还不熟练,你们喝着怎么样?”

  “太好喝了!”

  三个小学女生非常捧场,把一壶奶茶全都喝光了。

  送过点心后,凌姆妈贴心地出去,把房间让给她们说话。女儿在学校受欺负虽然没有回家说

  ,但她从女儿的表情能看得出来,凌子嫣的妈妈本来还想去学校找老师了解下情况,但女儿没过多久脸上又重新露出笑容,还多了两个好朋友。

  这两个孩子在班里成绩不错,而且还是老师的孩子,女儿跟她们交朋友是好事。凌子嫣的妈妈遂放下心来。

  程楠捧着奶茶杯子,使劲嗅了嗅,羡慕道:“凌子嫣,你妈妈可真厉害,会做这么多好吃的!”

  程宝菱道:“我们妈妈也会做很多好吃的呀。”

  程楠:“我们妈妈不会做奶茶,只会做卤味。”

  程宝菱:……好吧。

  比起卤味,小孩子肯定更爱甜食。

  凌子嫣带她们去看家里新买的烤箱,“我妈妈就是用它烤的面包,下次你们再来玩,我让我妈妈教我们烤蛋糕。”

  上辈子,程宝菱就很喜欢做糕点,难得见到烤箱,她问凌子嫣,“在哪里买的?”

  凌子嫣道:“我爸爸从广城带回来的,花了两百块钱,我妈还说了他,不过妈妈很喜欢,照着菜谱给我们做了好多好吃的。”

  两百块,太贵了。

  程宝菱打消买烤箱的念头。

  凌爸爸搞长途运输,常跑广城,他疼爱女儿,从广城带了好多本地难得一见的玩意儿给凌子嫣。

  凌子嫣有最新的小虎队的磁带与海报,一整套的十万个为什么,连环画小人书有半箱子,还有各式各样的发卡、头绳、蝴蝶结!

  在她家打发时间最有趣了!程楠与凌子嫣拿了洋娃娃办家家酒,程宝菱捧着连环画看,这种线条流畅,人物生动的黑白连环画比后来那些花里胡哨的童书简直要好一百倍。

  回家时,凌子嫣送她们一人一个漂亮的发卡,发卡上点缀着闪闪发光的水钻。

  程楠推拒,“不行,这太贵了。”

  凌子嫣说:“我爸爸说这些东西都很便宜,只是我们这里很少有卖的。”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过渡,后面时间会直接推快,不能总读小学。。。

  今天有点累,只有一更,明天继续双更。存稿用完了

  ,暂时更新时间不固定,下周我们尽量调整好时间。

  大家明天见。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pp.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pp.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