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第 83 章(捉虫)_九十年代翻身记
笔趣阁 > 九十年代翻身记 > 83、第 83 章(捉虫)
字体:      护眼 关灯

83、第 83 章(捉虫)

  两个椰子带回来的当天就干掉了一个,还剩下一个,正好今天可以拿来做个椰子鸡火锅。

  只是一个椰子不太够,凑合着用吧,鸡倒是附近农户家里散养的走地鸡,早上买回来,爸爸现杀,肥嫩嫩的一只鸡,连焯水都不用,一点腥味也没有。

  火锅的做法十分简单,先煮一锅清水,里头放上姜片椰肉椰子,烧开水后再放入剁好的鸡块,等着鸡块煮熟就行,最后再调个酱汁蘸着吃。

  程珍雪去广城时吃过椰子鸡,看小妹这做法直摇头,她觉得不会好吃。

  程宝菱给她一个等着瞧的眼神。

  虽然她做的不正宗,但是鸡是好鸡,火锅味道十分清淡,就算不十分美味,但肯定不会难吃。

  本地人的胃口偏辣,也没有沙姜,程宝菱只能酱汁调得够辣,鲜嫩的鸡肉蘸着辣酱,味道居然很不错。

  反正一锅鸡都被吃完了,幸好程宝菱提前留了一个鸡腿,一碗汤给妈妈。

  何佩瑜身上带着微微酒意回来,喝了一碗暖暖的椰子鸡汤,夸道,“很清甜。”

  年底忙,她是累惨了,靠在沙发上,思绪放松。

  今年瑜记与本地两家酒店合作,供应奇味鸭,年底结账难,其中有一家爽快地付了钱,另一家酒店叽叽歪歪,看样子是想拖到年后。

  这样可不行,即使瑜记不等用这笔钱,也不能让这笔账拖到明年。何佩瑜今天跟公司的会计两个人一大早去堵这家酒店经理,堵了一整天,总算是逼着他把钱付了,大概明后天就能到银行账上吧。

  这家酒店经济实力过硬,是由一家国营酒店改制而成,订金给的爽快,本来以为诚信会不错,没想到啊。何佩瑜在心里将这家酒店拉入黑名单,经过这个教训,她是再也不敢跟这些酒店做生意了。

  程珍秀站在她身后给她捶肩膀,何佩瑜看看时间还不算晚,笑道:“我去美容院,你要不要一起去,珍雪也可以跟着去,你们两个都是大人了,我们娘几个好好捯饬下过年。”

  程珍雪很感兴趣,“我跟妈妈一起去。”

  程珍秀犹豫,“我

  就不去了。”

  受电视新闻的影响,她总觉得美容院跟发廊挺像,里面说不定会有失足妇女……

  程珍雪哈哈大笑,“大姐,你该去广城海市这些地方看看,正规的美容院是再正

  常不过的地方,里面的顾客大都是女人。”

  程珍秀好脾气地说:“我就是不太喜欢去嘛。”

  程楠举手,“我,还有我,我都十六岁了。”

  何佩瑜无情地拒绝,“不行,等你满十八岁了再说。”

  母女两个出门去美容院,程楠懒得再理她那些朋友,这几天一直待在家里,直喊无聊。程宝菱盘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大姐与爸爸在下象棋。

  程安国是个老象棋迷,在老家时,经常与邻居大爷们下几盘,来京市后,反倒没人跟他下棋了,四个女儿,只有珍秀一个会下象棋,其他三个人全无兴趣。

  其实程珍秀兴趣也不大,耐着性子陪爸爸下来几盘,实在撑不住了,道:“要不我们去看电视吧?”

  程安国叹了口气,“行吧。”

  程宝菱在一边看着分明,爸爸的朋友都在老家,在京市没什么朋友,大多时候除了早上去买菜,晚上去附近公园散散步,其他时间真没什么事情做。

  自从妈妈对瑜记奇味鸭实行现代公司制的管理方式后,手下招了一批正式员工,其中有个叫做小陈的年轻人,脑子活络,肯吃苦,妈妈现在很看重他。有了人手,瑜记的事情妈妈几乎就不叫爸爸沾手。

  程宝菱最开始觉得这样挺好,妈妈越来越像女强人,她自己拿主意比她跟爸爸两个人商量着拿主意更好,减少家庭矛盾。

  可这就导致了爸爸有时候来京市实在无所事事,长此以往,肯定不好,程宝菱遂建议道:“爸爸,京市有工人文化宫,游泳画画写字年青下棋拉二胡什么都有,人也不少,你要是有时间可以去里面转一转。”

  程珍秀道:“我知道那个地方,我们学校有快退休的老师经常去,里面还有教人练大字的,我记得爸爸的大字写的不错,去那里打发时间挺好啊。”

  程珍雪似笑非笑地看了大姐与小

  妹一眼。

  程宝菱捏捏她的手,程珍雪没有吭声。

  过后忍不住又道:“你这是想我们爸爸提前过上养老的生活啊。”

  “没有啊,去工人文化宫既可以学点东西,又能陶冶情操,多好啊。”

  程珍雪:“你们说好就好吧。反正爸爸也快退休了,不过我们妈妈应该没这么快退休。”

  程宝菱道:“妈妈她现在虽然累,但她乐在其中,当然不会想什么退休的事情。”

  再说,妈妈是没有退休工资的,既然没有退休工资,那就不必谈什么退休。这种二元制造成的结果,不提也罢。

  腊月二十九这日上午,一家人开车回家。

  没开夏利小汽车,开的是面包车,一家六口人,刚好超了一个人。

  面包车前两天清洗过,很干净,也没什么味道,空间大,坐着也还行,就是少了一点衣锦还乡的感觉。

  程宝菱今年一整年都没有回老家,之前听说二叔家盖新房子,于是问爸爸,“二叔家的房子盖好了没有?”

  程安国道:“计划是年前盖好,然后搬进去过年,应该盖好了吧。”

  他离开时就差粉刷墙壁等一些小活了。

  村子里有先富起来的人,但不多,所以能盖楼房的人也不多。面包车在乡间小路上跑,扬起阵阵尘土,还没进村子,程宝菱从车窗往外看,一大片瓦房平房中突兀的起了几栋白瓷砖两层小楼,二叔家原来的低矮的平房的位置如今正是一座崭新的砖楼。

  她指给大家看,“二叔家的楼!”

  楼前的水泥台子上晾着衣物,看样子应该有人住了。

  程安国将车开到自家老房子前的空地上停下来。

  老房子的门是开着的,程老太端着水盆颤巍巍地走出来。

  程楠被眼前老人吓了一跳,“这是我们奶奶,怎么一年不见,老了这么多!”

  原来的程老太看着就强壮,黑胖,膀子溜圆,声音洪亮,浑身一把子力气。现在的程老太,还是跟以前一样黑,但瘦了许多。年纪大的人瘦了,脸上看得最明显,皱纹纵横,再加上半头白发,可不就更显老么!

  自从家里宽裕了

  ,何佩瑜每年都让家里人穿新衣过年。一家六口人,齐刷刷的新大衣,新鸭绒服从车上下来。

  路过的村里人纷纷打招呼,“哎呦,安国一家子回来过来啦。”

  何佩瑜笑眯眯地招呼:“是啊,过年了嘛。”

  村人看到她都不敢认了,修身的大衣,熨帖的毛衣上挂着一根项链,坠子闪人眼睛,手里拎着皮包,一头长卷发盘在脑后,一双高跟鞋踩着,妆容是精心修饰过,整个人看着说是三十几岁也不为过。

  乡下人常年艰辛,面朝黄土背朝天,老的快,看何佩瑜却是一年比一年更年轻了。那些想要调侃一下的人突然就说不出口了,讲了两句话,就匆匆走了。

  程宝菱笑:“这真是一年比一年好啊。”

  程楠是懵的,“我觉得跟去年差不多。”

  “差远了,前年回家还有人敢当着爸妈的面说我家没儿子,挣这么多钱,以后没人继承真可怜,去年只敢隐晦地说再有个儿子就圆满了,今年么,什么都没出说,估计只会在背后说闲话吧。”

  程老太看着这光鲜亮丽的一家子,心里五味只差一味甜。儿子还是儿子,时不时能见到,媳妇以及这一堆孙女儿只剩薄如纸的情分。

  程老头手里夹着烟迎出来,对儿子媳妇一大家子人说:“回来啦。”

  程安国道:“是啊,二弟新屋住人了吗?”

  程老头抽了一口烟,“住了。”

  “那这里——”程安国脸色很不好看。

  程宝菱帮着妈妈从后车厢拎出两大盒红桃k,往程老头程老太跟前一推,“爷爷奶奶,这是我们特地给你们买的红桃k,电视剧里做广告的营养品,好东西!”

  隔壁邻居端着饭碗蹲在门口吃饭,看到这一幕笑道:“程叔,安国佩瑜两口子年年给你们买红桃k,真是孝顺啊,我们镇上都没得买。”

  程老太心里叫苦不跌,红桃k是很好,但她舍不得喝,都给了宝贝大孙子程志远补身子,让她说这大儿媳妇每年给她和老头买几身新衣服就行了啊。

  她这两年都要么穿以前的旧衣服,要么穿童娟淘汰的衣服,去年夏天忍不住买了一

  件新凉衫,就被童娟到处说老来爱俏,不害躁!

  程安国是个男人,心粗些,根本想不到,再说他每年有给父母一笔养老钱,平时吃喝跟着二弟两口气,用不着花钱,有了这笔养老钱,可以买些自己喜欢的。

  程宝菱家的老房子之前借给二叔家住,现在二叔一家搬走,程老头程老太留下来。程楠就很不高兴,小声嘀咕,“二叔二叔最精了!”

  “他们住不了多久,”程宝菱指着老房子裂缝的地方给她看,“这房子跟大姐差不多一样大,这几年家里人住的时间少,坏的更快,一到下雨,肯定漏水,而且你看房梁这里裂缝这么多,都快成危房了,二叔倒是胆子大啊,也不怕老房子哪天塌了压着爷爷奶奶了。”

  程珍雪道:“咱爸这次回来肯定要管这事了!”

  本来听着几个妹妹闲聊,程珍秀没插话,这会儿忍不住了,“爸不会让他们住我们家吧。”

  作者有话要说:不会的。

  明天见。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pp.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pp.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