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上元炸甜圈_长安小食肆【完结】
笔趣阁 > 长安小食肆【完结】 > 第3章 上元炸甜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章 上元炸甜圈

  敦煌使团的驼队,在旧年的腊月初一,由敦煌出发前往长安。

  一路过嘉峪关,经凉州、会宁,再过平凉、泾川,经过漫长的四十二天的旅程,终于在新年的正月十二这天,到达了长安城。

  站在气势恢宏的长安城外,看到巨大的城墙与门楼,乔昭觉得耀眼极了。

  竟然还有这么高的城墙,敦煌的城墙已经很高了,没想到长安的更加雄伟壮观!

  敦煌使团的驼队立在开远门外,领事拿着公验去城门口办理入城手续。

  打开长长的公验,每一张纸上都是他们经过关卡的印章,被一一验证过后,驼队终于可以由开远门,真正进入长安城了。

  乔昭正好奇地打量着四周,忽然驼队停住了。

  前方出现了一群穿着官袍的人,有红青绿三色,乔昭自然分不清楚这些官阶。

  倒是有一个人,引起了乔昭的注意。

  身穿浅绯圆领袍,腰系蹀躞带,脚踩乌皮六合靴,头上还带着乌色幞头。

  这是官阶男子的正常装扮,让乔昭惊奇的是,此人却是一位女郎。

  绯袍女官二十多岁,肌肤如白雪,两颊若桃李,长发已经束进了幞头,可看到修长的脖颈,端庄的仪态,与周围的男人对比鲜明。

  乔昭正看着入迷,绯袍女官也回头看向了她,吓得她一时不知眼睛该看向何处。

  只见绯袍女官浅笑一声,对着驼队领事说道:

  “这便是敦煌推选的,参加下月厨艺赛的厨娘?”

  “许尚食,正是此女,厨艺均十分出众。”

  说完,领事便对着绯袍女官施了一礼。

  这位绯袍女官,乃是宫中专做御膳的尚食局尚食许梵音,官阶正四品,服绯。

  梵音并非她本名,乃是当今皇后赐名,因她不仅厨艺了得,还性通佛法,深得皇后喜爱信任。

  皇后把长安厨艺赛之事,安排由许梵音主办,一切事务均经她手。

  许梵音,让初入长安的乔昭新奇不已,同样,手足无措的乔昭,也让许梵音印象深刻。

  进奉事务打点完毕,敦煌使团被安排至大报恩寺别院居住,弥勒神像图请入大报恩寺佛堂,进行供奉,静待皇后典仪大礼。

  大报恩寺。

  敦煌迦叶寺随队的高僧,小心地将弥勒神像图请出,跟随大报恩寺的引领和尚,进入专用的佛堂,将神像图供奉起来。

  长安大一些的寺庙均有别院,可供外人居住。

  一般进京赶考进士的学子们喜欢居住在此,既能安静备考,又可清净心境。

  乔昭被安排住在了离寺院最近的一处别院,除了敦煌使团外,院内其他房间住满了进京赶考的学子。

  天色尚早,乔昭看到别院里还有小厨房,忍不住进来逛了一圈。

  锅碗瓢盆、炉灶案板,看着就亲切,刚才还因为临近上元节有些想家的乔昭,现在只想动手做些美食。

  每年上元节,阿娘都会做炸甜圈,乔昭决定就做这个了!

  在别院外的小店,乔昭买齐了所需食材。

  案板前的乔昭,仿佛一位即将奔赴战场的将军,擀面杖是矛,竹漏勺是盾,食材便是她的千军万马。

  双手一挥,乔昭将瓷盆里的南枣面与温水融合,南枣面团看起来十分柔软,乔昭每揉一下,就有面团在她五指的缝隙中透出。

  南枣面团揉的差不多了,乔昭让它在瓷盆中醒发,然后点燃炭火,将身旁油铛烧热。

  红枣被乔昭做成了枣泥团子,还加了些甜桂花,更加清香。

  不一会,三排被团子状的红枣馅料便摆满了案板。

  锅内装满了胡麻油,在炭火的炽烤下,已经开始冒着细细的气泡。

  乔昭一看油温正好,把南枣面团从瓷盆中取出,在面团上揪出一小块,按成圆形,再用大拇指把面团按成窝状。

  又把事先准备好的红枣馅料,放入面团窝中,馅料被包裹住,再把面团团圆,炸甜圈坯子便做好了。

  光滑圆润的炸甜圈坯子,一个个排队进入热油中,它们先是沉入锅底,在热油的作用下,很快就从锅底翻滚了上来,浮在在了热油最上层,颜色也慢慢从白色变成了金黄色。

  乔昭不停的用竹漏勺翻滚着炸甜圈,让它们在热油中受热均匀。

  当浮起的炸甜圈,颜色变得黄澄澄时,乔昭用竹漏勺把它们捞出,沥干表面的热油,然后抛在木盘中。

  炸甜圈被抛到盘面上,能轻轻转上几圈,乔昭确认,这便炸好了。

  拿起一只炸甜圈,乔昭轻轻咬了一口,热气从咬开的小口子里冒出,炸甜圈金黄外皮酥酥脆脆,枣泥馅料甜甜糯糯,是阿娘做过的味道!

  对这些炸甜圈,乔昭十分满意,出了小厨房,她端着炸甜圈,给使团的成员们一一送了过去。

  半个多月前,旧年腊月二十六。

  李玄度从漠北班师回朝。

  五年前,率领玄甲军千里突袭漠北敌军,李玄度屡立奇功,大败敌军,大获全胜。

  之后,为了防止突敌军卷土重来,玄甲军未离开漠北,牢牢守住了大唐的边境线。

  自此,漠北敌军再不敢进犯大唐边境半步,只敢在边境线之外游牧生活。

  边关百姓也终于迎来了平静安宁的生活。

  五年以来,这是李玄度第一次回到长安。

  皇帝亲自来城门楼迎接,长安全城轰动。

  也不知哪里传出的消息,说李玄度不仅战功赫赫,而且长像俊美,与敌军作战经常带上半面玄铁面具,像从天而降的神军,勇猛无比。

  这消息一出,长安的女郎们都坐不住了。

  大唐女子便性情热烈,敢爱敢恨,一听说玄甲军回来,更是纷纷要争睹李玄度的俊颜。

  归朝这天,百姓们早早地拥在朱雀大街上。

  抵达长安城门之外时,已近晌午,李玄度独上城楼,觐见皇帝。

  “臣玄度,拜见圣上,恭请圣安。”

  李玄度施礼跪拜在皇帝面前。

  “平身,七郎快起。”

  皇帝完全没有架子,起身上前,双手扶起了李玄度。

  “五年未见,七郎精进不少,边关有你,朕心甚安。”

  “臣不敢当,是圣上天子神威,大唐健儿神勇,漠北敌军自然一再溃败,不敢再犯我朝边境。”

  说完,李玄度再次向皇帝施礼。

  “七郎莫要推辞,这几年边关吃紧,推延了你的婚事。这次回来,择个吉日礼成!”

  觐见结束,皇帝安排李玄度带部分玄甲军经朱雀大街,进宫受封赏,其余玄甲军入城外大营休整。

  长安百姓最期待的一刻终于到来了!

  许多年轻女郎还在往朱雀大街的最前面挤着,力图在最佳观赏位置,欣赏李玄度的俊颜。

  当李玄度高头大马带领着玄甲军出现时,人群沸腾了。

  不只是为玄甲军的整齐帅气,更是为这群保卫大唐子民的英勇将士们平安归来而欢呼雀跃。

  李玄度带着阿貅,骑着高头大马,稳稳压住头阵,清风和玄甲军紧随其后,接受着属于他们的那份骄傲与荣耀。

  当人们都想看看李玄度到底长得如何英俊时,才发现他竟然带了传说中的玄铁面具!

  即使有面具,李玄度身上那英武潇洒的气质,依然无可阻挡的散发出来。

  同时,挡不住的,还有长安女郎们的热情。

  各种好看的簪花、手帕、帔子,纷纷向着李玄度投掷而来。

  若是在战场上,无论哪个方向掷来的箭镞、刀枪,李玄度都可轻松抵挡。

  但长安百姓们的热情,他却不好再做抵挡,只是用手护住阿貅,任她们向他投掷而来。

  有些簪花幸运地被投掷到马背上,李玄度也只是轻轻拿开,交给身后侧的清风。

  清风一边接着李玄度递来的簪花,一边腹诽,王爷如此受女郎们欢迎,不知准王妃知道后会怎么想。

  乔昭送了一圈炸甜圈,还剩下一些,正准备回屋,忽然听到有人在身后喊她。

  一转身,乔昭看到,是敦煌使团的领事,还有上午见到的绯衣女官许梵音。

  “你这筐里是什么?”

  乔昭上前施礼,领事给双方介绍后,许梵音问道。

  “回许尚食,是炸甜圈,上元节吃的。”

  “哦?”许梵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我可否一尝?”

  乔昭嗯了一声,便把竹筐递到许梵音面前,一只炸甜圈被许梵音取出,尝了尝。

  味道很不错,到底是敦煌推出来厨艺代表,一个小小的炸甜圈,很见功底。

  许梵音表面上只是笑了笑,没有表露心底的情绪,便和领事离开了。

  然而,正想进屋的乔昭,又被一声“女郎”,喊停了脚步。

  只见是个书生打扮的年轻郎君,一袭白衣,眉目间满是温和,正向着乔昭踱步走来。

  “女郎可是厨娘?刚看你在送这个,我很感兴趣,是个什么餐食?”

  “炸甜圈,上元节应景吃的。”乔昭客气回道。

  “看着挺不错的,多少钱一个?”白衣书生笑着问道。

  “自己炸来吃的,你想吃吗?送你一个。”

  乔昭拿出一个炸甜圈,递给了书生。

  “真不错!”书生嘴里的炸甜圈还没有咽下,便称赞道。

  乔昭眯眼浅笑,挥手与书生告别,正准备转身回去,这时,书生的声音喊住了乔昭的脚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pp.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pp.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